在我的眼科醫師生涯中,看過不少急診外傷
包括被釘子戳破眼球的工人、還有車禍中被安全氣囊炸破的眼球
被拳頭打破的眼睛、乃至於被強酸熔蝕不成樣的眼球 …
觸目驚心的場景歷歷在目 … 然而
最不捨而心疼的,就是天真活潑的小孩,在意外中失去了視力的慘劇了 …
賴小弟,四歲,某晚送來急診,眼皮上包著染紅的紗布
一打開,只見眼球不斷流出水來 …
原來他剛剛在家裡跟姊姊玩躺貓貓,自己藏在衣櫃裡
姊姊一打開衣櫃,他掉了下來,剛好伴隨一根衣架子
鐵架不偏不倚地插進他的右眼 …
半夜全身麻煩修補眼球,雖然暫時保住外觀
但未來視力卻很難恢復 …
他的母親哭到暈倒 … 醒了又是哭
一切的悔恨,卻也不能重來。
前幾天又來了個八個月大的男嬰,衣服上沾滿了血跡
我心中一驚,很怕又看到破裂的眼球
照顧男嬰的阿嬤自責地哭著:
「我只是去洗衣服,沒想到一轉頭,他就從嬰兒車上跌下來 …」
我安慰他:「正在學站的小娃兒本來就很難照顧…事情都發生了,就要面對處理!」
還好,只是眼瞼撕裂傷 … 這個娃兒真是好運,眼球沒有受傷
經過緊急手術修補,眼瞼已復位,只是虛驚一場!
幾年前還遇到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妹妹
自己削鉛筆,削到一半累到睡著,結果眼球就剛好插進鉛筆心
又是另一樁半夜補眼球的離奇事件了。
孩子是你我心中的寶貝,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
再累、再苦,也要好好守護他的靈魂之窗!
注意一下家裡有沒有任何潛藏的危險
尖銳的物品都要小心造成眼球外傷
多一分用心,就少一分危機
萬一真的遇到不可避免的眼部外傷事件,
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驚慌! 也不要急著自行檢查而用力壓迫眼球
要趕緊就醫,尋求眼科醫師的協助
我祈禱全天下的孩子都能平安健康,
每顆年輕的眼球都能順利長大、看盡這世界美麗的景色!
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
認識乾眼症

乾眼症是現代社會常見的一種眼疾,隨著科技發達,它已不是老年人才發生的疾病。
因為現代的年輕新貴們終日與電腦為伍,目前臨床病患有年輕化的傾向。
此外目前年輕人喜歡配戴又酷又炫的隱形眼鏡,而中央空調系統中工作者特別是罹患乾眼症的高危險群。
一、什麼是乾眼症?
乾眼症是由於眼睛內的淚液分泌量不足、淚液蒸發過多或淚液分佈不均勻,導致眼睛表面無法保持濕潤,而造成一些惱人的症狀。
二、乾眼症有哪些惱人的症狀?
(一)眼睛乾澀,容易疲勞。
(二)眼睛會紅、酸、癢,感覺有異物感、刺痛感、灼熱感。
(三)對外界刺激(如光線、風、煙)敏感,有時會有短暫的視力模糊。
(四)眼內或四周有黏稠的分泌物。
三、為什麼會有乾眼症:
(一)年紀愈大者:淚液分泌會減少。
(二)長時間於中央空調冷氣房內活動者:容易導致淚液蒸發。
(三)配戴隱形眼鏡者:時間過長或清潔不徹底,會導致結膜、眼瞼的發炎,造成淚液分佈不均。
(四)眼睛長時間注視某近距離之定點者:因為近距離定點注視,使眼睛眨眼次數減少,容易造成眼球滋潤不足、眼睛乾澀疲勞。
(五)患有自體免疫疾病者:因免疫疾病會破壞眼睛分泌淚液及分佈不均勻的情形,而導致乾眼症。
(六)更年期婦女:因分泌腺萎縮退化而造成淚液分泌不平衡。
四、乾眼症如何預防保健︰
(一)正常的生活型態,睡眠要充足,不熬夜。
(二)均衡的飲食,少吃刺激性食物,多吃富含維生素A、C、E的水果及食物;如:肝臟、蛋黃、牛奶、牛油(魚肝油)或深綠色、黃顏色的蔬果(如:青江菜、胡蘿蔔、菠菜、蕃茄、木瓜、蕃薯、芒果、或柑橘類等)。
(三)如需長時間看書或操作電腦者等,建議每隔50分鐘,必需休息5–10分鐘,休息時不自主的眨眼動作,可使眼球表面一層薄薄的淚液散佈均勻,以保護角膜。
(四)熱敷眼睛:將乾淨的毛巾浸入在比一般我們洗澡溫度稍高(以不燙手腕的溫度)的熱水中,稍微擰乾後,將毛巾攤平覆蓋在閉著的眼皮上,待毛巾涼掉後,再浸熱水後熱敷。每次熱敷5至10分鐘(每日於清晨或洗澡時熱敷或每日熱敷三-四次),如果需點眼藥,在熱敷之後,再把眼藥水及藥膏塗上效果更好。
(五)若有眼睛不適,切勿自行買眼藥水使用,因為有些藥物長期使用,會造成結膜、角膜的損傷,而發生乾眼症。
(六)洗臉時,要注意眼瞼緣的清潔,必要時可使用棉花棒沾清水,局部清潔眼瞼緣,使眼睛的分泌腺體開口通暢。
(七)欲配戴隱形眼鏡者,應先由醫師評估您的淚液分泌情形,選擇適當型式的隱形眼鏡及配戴時間。
(八)使用電腦時,眼睛視線與終端機的螢幕高度要平行或稍下方,因仰視螢幕,會造成眼球曝露的面積增加,易導致眼睛淚液蒸發、乾澀疲勞。
(九)避免在燥熱、風大的室外活動,若需在室外時,建議配戴較寬邊的眼鏡,可避免風對眼睛的刺激,若需騎機車時,最好戴全罩式安全帽,如此可預防乾眼症更為加重。
(十)在中央空調室內擺放一盆水或使用保濕機,可增加室內的濕度,避免淚液蒸發過多。
(十一)遵照醫師指示使用適合的人工淚液,以改善乾眼症狀。

上圖: 診斷乾眼症時可能需要使用到淚液試紙。
2009年9月1日 星期二
醫病小故事—甜蜜的重逢
舊文發表於三總e世代.醫病小故事
「婆婆!你的血糖要控制好喔…不然以後眼睛很容易出問題呢!」
在週三午後的門診,糖尿病患正源源不絕地由內科門診轉介而來,在不停地散瞳眼底檢查之間,我發現了一個眼熟的名字,抬起頭來,我張大了眼(當然不是散瞳劑的關係!)
「阿伯…你三年前 是不是曾因為糖尿病住過萬芳醫院?」
這位六十八歲的張老先生,病歷上紀載著已有超過二十年的糖尿病史,今天第一次到三總看診;他聽到我的問句,露出驚訝的表情:「是啊!你怎麼會知道呢?」
再確認過他的臉龐與表情,我更加地肯定:「老伯!你大概忘了,那時候我就是照顧你的實習醫師,陳醫師。」張老伯慢慢回想,突然也認出我了:「啊!你現在都已經自己看門診啦!那時候真的很謝謝你,都這麼多年過去了,你還記得我。」記得那時剛到內科,正手忙腳亂地適應病房工作,張老伯正是我接到的第一個住院病人,即使他知道我只是個菜鳥實習醫師,仍然耐心配合我的問診與檢查,幾年過去了,他的好脾氣與笑容一如往昔。
「伯伯!你的血糖現在控制得比以前理想,我仔細幫你檢查過視網膜、黃斑部,眼壓和視力都很正常,你只要定期追蹤就好!」老伯問:「那以後我是不是固定掛你門診就好?」我不好意思的答道:「對不起啦,我今天是來代診的。」老伯離去前再上下打量了我幾眼,彷彿正盤算著下次再見到我不知何時何景;然而,同樣的掛念,瞬時也繞過我的腦海。
作者: 陳祐瑲醫師(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)
「婆婆!你的血糖要控制好喔…不然以後眼睛很容易出問題呢!」
在週三午後的門診,糖尿病患正源源不絕地由內科門診轉介而來,在不停地散瞳眼底檢查之間,我發現了一個眼熟的名字,抬起頭來,我張大了眼(當然不是散瞳劑的關係!)
「阿伯…你三年前 是不是曾因為糖尿病住過萬芳醫院?」
這位六十八歲的張老先生,病歷上紀載著已有超過二十年的糖尿病史,今天第一次到三總看診;他聽到我的問句,露出驚訝的表情:「是啊!你怎麼會知道呢?」
再確認過他的臉龐與表情,我更加地肯定:「老伯!你大概忘了,那時候我就是照顧你的實習醫師,陳醫師。」張老伯慢慢回想,突然也認出我了:「啊!你現在都已經自己看門診啦!那時候真的很謝謝你,都這麼多年過去了,你還記得我。」記得那時剛到內科,正手忙腳亂地適應病房工作,張老伯正是我接到的第一個住院病人,即使他知道我只是個菜鳥實習醫師,仍然耐心配合我的問診與檢查,幾年過去了,他的好脾氣與笑容一如往昔。
「伯伯!你的血糖現在控制得比以前理想,我仔細幫你檢查過視網膜、黃斑部,眼壓和視力都很正常,你只要定期追蹤就好!」老伯問:「那以後我是不是固定掛你門診就好?」我不好意思的答道:「對不起啦,我今天是來代診的。」老伯離去前再上下打量了我幾眼,彷彿正盤算著下次再見到我不知何時何景;然而,同樣的掛念,瞬時也繞過我的腦海。
作者: 陳祐瑲醫師(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)
訂閱:
文章 (Atom)